联系电话:010-67013680
浅谈芭蕾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时间:2013-05-22 10:13:22 来源:龙源网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加强受教育者的非智能开发,培养现代人的竞争意识,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只有使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芭蕾舞教学作为美育的一个门类,以其自身的艺术综合能力和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深受学生的喜爱。芭蕾舞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尤其在发掘人的创造潜能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独特的作用。
一、芭蕾舞与创造力
芭蕾舞是历史悠久而古老的艺术之一。艺术的本质是创造,“没有创造,艺术就不可能诞生和发展”。可见,培养创造性人才,开发学生的智能是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由此可见,实施芭蕾舞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使学生了解、接受和表现芭蕾舞艺术,更重要的是培养芭蕾舞艺术的创造力。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芭蕾舞教育者们真正需要思考改变目前陈旧的、不合理的舞蹈教育观念,改革不适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芭蕾舞教学,将芭蕾舞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二、芭蕾舞教学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途径
(一)激发创造动机,培养创造意识
1.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激发人们创造的直接动力,所以,芭蕾舞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芭蕾舞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引发求知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芭蕾舞教学活动中把兴趣作为出发点,,每学习一个新内容,,都要力求找出学生容易感兴趣的地方,并伴之以风趣精彩的课堂语言、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对芭蕾舞的浓厚兴趣,成为他们学习、锻炼和创造的动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打下良好基础。
2.设置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自始至终处于兴奋状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学生就会自觉地随着教师的诱导,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在芭蕾舞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更为丰富的教学场景,创设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场地器材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活动。
3.安排自主学习
芭蕾舞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模仿、尝试,并且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编,自己去实践。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的创造动机。例如芭蕾舞中级班,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芭蕾舞的基训动作,对音乐节奏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到最后考核时,就可以要求每人创编一套芭蕾舞动作,给她们同一首音乐曲子,要求学生按照音乐的节奏、旋律,创编各种不同风格的芭蕾舞。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芭蕾舞教学中只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是不够的,要达到教学目的还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仅局限于芭蕾舞基训动作的掌握,很少考虑到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恰当地通过动作示范,语言启示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来理解芭蕾舞基训动作以及舞蹈语汇。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创造性一般与个体的智力、个性以及知识有关。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学会“宽容”。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创新的意识、意念,那么我们就得让学生的想法得到实践,就得让他敢于完成头脑中的创新想法。芭蕾舞教师不能仅仅是教材的讲读者、动作的演示者和教学过程的控制者,而应成为练习的组织者和学生体育素质发展的促进者;要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思想,并由此积极营造一个平等、交流、合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环境,不断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共同转变。
(四)充分利用有效的手段
根据动作技能的正负“迁移”规律和芭蕾舞技能的表象特征,增加动作形象的刺激。因为想象是人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一定的感性形象是想象的思维基础。所以,多增加一些外界的感性形象刺激,为想象提供必要的思维前提,是提高想象思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因此,芭蕾舞教学中,教师应多做示范,采用动态的图片、影视等,深深地吸引学生,并且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
(五)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扬长补短
各人有各人的特点,每个学生总会有自己某些方面的优势,芭蕾舞教学中扬长补短,是提高学生学习芭蕾舞的创造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扬长,是建立自信的基础;补短,包括技巧上和艺术上的不足,是全面发展的保证。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大脑”的优势,强调“大脑”对“肢体”的支配作用,如内容上多讲授要点、要领和规律,使其了解问题的本质,方法上多运用对比、归纳、总结、启发的方法,促进其主动思维,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结
芭蕾舞教学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综合性、长期艰苦训练的过程。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是芭蕾舞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因而,作为芭蕾舞教育工作者,不应只注重传授芭蕾舞知识、技能和技巧,而应以培养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性情,塑造学生人格为中心。这对促进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也具有一定意义。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